在医患关系还没有稳固时(C-PTSD病人人际关系本就较为疏离),他们往往没有办法讲出隐晦的创伤经验,这也很容易被诊断成双向障碍(躁郁症)或边缘型人格障碍。
虽然DSM-5在讨论新的诊断准则时,并没有把C-PTSD从PTSD细分出来(原因是症状雷同性有92%)。
美国NIH仍然认为,这群病人需要不一样的照顾,有可能会被列入ICD-11。
C-PTSD的特征
患有C-PTSD,主要会呈现出“人际关系障碍”、“负面自我概念”、“情绪调节困难”及“人际敏感度过高”等。
这些外显行为,按攻击性的朝向,又可分为三种:
攻击性向内:饮食失调、抑郁、物质滥用/酗酒、逃学、辍学、滥交、关系成瘾、“受气包儿”综合症(圣母情结:总是选择可怜的伴侣,试图取悦一个永远不会高兴的人)。
攻击性向外:盗窃、破坏财物、暴力、成为控制狂。
其它:过度警惕;对其他人(特别是伴侣)感知偏颇甚至蒙蔽;总是选择容易受伤的职业;或选择成为“修复者”,比如治疗师、调解员等。
重症C-PTSD特征
有多个精神科诊断、出现很多不同的症状,临床难诊断。
药物治疗效果不佳、多次入住精神病院。
记忆问题,例如:在没有酒精或药物影响之下“断片”、心因性失忆、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毫无影响、遗失时间、无法回忆一些创伤经历。
创伤后症状,例如:失眠、噩梦、闪回、创伤记忆在脑海重播、躲避某些令自己惊慌的人或东西、过度警觉、注意力失调。
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,比如:幻觉、幻听、脑海里听到声音(尤其是小孩子的哭闹声或“另一个自己”的说话声)。
严重的内心矛盾,例如:极端的情绪改变、难以控制的行为、瞬息万变的想法或念头。
身份转变,例如:有另一个性格部分占据了你的身体、身体仿佛被其他灵魂或意识控制着、“鬼上身”现象、脑海里的声音“出来”占用了你的身体。
感觉丧失、情感麻木,或仿佛灵魂离体,或觉得身体不受自己控制。
令人困扰的身体症状或生理问题(比如:痛症、胃抽筋、短暂失聪或说话困难),但却找不到生理病因。
其它问题:人际关系不稳定、容易受伤、自我伤害、成瘾行为等。
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原因
逃避:习惯性退出与他人的关系。这是一种为了减少被拒绝,担责任,受批评或糟暴露的风险而采取的防御措施。
指责:不去寻找处理问题的方法,而是寻找制造问题的人问责。
灾难化:习惯性自动假设“最坏情况”,把小问题都定性成灾难性事件。
“控制我”综合征:必须与具有控制型自恋,反社会或冲动特质的人建立关系。
否认:相信或想象一些痛苦、创伤的情况,而相关事件或记忆客观上不存在或没有发生。
关系成瘾:成年人对其他人的长期的不当依赖。依赖内容包括个体健康,生存生计,决策决定,个人幸福和情绪稳定。
抑郁:长期而过度的心境低落,即使现实事件结束了依然走不出来。
逃离幻想:想象自己到了一个更快乐,更有希望的地方。
对被抛弃的恐惧:认为自己会遭到他人拒绝,丢弃或被人替代的不合理信念。
在关系中过度警惕:持续对他人的行为、评论、想法过度关注。
认同障碍:具有扭曲或不一致的自我认知。
习得性无助:即使力所能及,也深信自己无法掌控形势。
低自尊:一种与现实不一致的消极扭曲的自我认知。
惊恐发作:恐惧或焦虑的急性剧烈发作,常伴有躯体症状,如过度换气,发抖,出汗和发冷。
自我憎恶:对自己、言行、种族和人口学背景的极度憎恨。
选择性记忆或选择性遗忘:以加深偏见、增强不良信念或只关注自己期望的结果。